服務

1234567890

搜尋

2011年5月10日

最低工資的是是非非

最低工資的是是非非






今年香港的勞動節特別有意義,從這天開始,香港終於有最低工資的法例,保障打工仔的基本權利。



勞動節這個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假日是在香港回歸後才有。事實上,香港的勞工保障一直落後於歐美日國家,更比不上新加坡這個宿敵。香港不是沒有工團組織為工人爭權益,但香港的工人運動一直不成氣候。1970年前的工運都有國共兩黨和反殖民的色彩。獨立工會是近40年的事。這現象一方面與近代中國政治有關,另方面與殖民政府以至特區政府重商政策有關。



最低工資不是新生事物。第一個給最低工資立法的國家是新西蘭,是在1894年通過法例。資本主義大國美國,在1938年才有最低工資的法例。今天世界上超過九成的國家、地區已經有最低工資的法例。香港算是後知後覺。



由主義經濟學者和資本家多反對最低工資立法。從古典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最低工資是給勞動市場設定門檻,淘汰部分人的就業機會,這些人正是社會需要照顧的弱勢社群,例如低學歷、欠工作技能、老年人、學徒、殘疾人士等。最低工資增加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增加中小型企業倒閉、增加失業率、帶動通脹……。但有經濟學者認為古典經濟學的分析過於簡單,沒有考慮勞動市場還有自僱人士的調整(康乃爾大學的Gary Fields),以及僱主在招聘上擁有選擇權(倫敦經濟學院的Alan Manning)。



工資工時集體談判權 宜一併考慮



除了理論分析,不少經濟學者對最低工資影響做了很多實證研究,特別是最低工資與失業率的關係。多數研究結論是實行最低工資會減少年輕人和低技術勞工的就業機會。也有不少研究結論是實行最低工資基本上屬中性政策,對勞動市場各方面影響不顯著。加州柏克萊大學的David Card 和普林斯頓大學的Alan Krueger(Alan Krueger在2009年3月到2010年11月曾應奧巴馬總統邀請出任助理財政部部長)對最低工資的研究最富爭議,他們的一個研究是對新澤西州速食店服務員的研究,發現上調最低工資能夠增加就業職位。別的學者批評他們研究方法不恰當,但無損他們在最低工資問題的權威地位。



勞工權益從來就不是經濟問題,是公共行政的話題。考慮最低工資,也應該從這個角度入手。勞工權益三大議題:工資、工時、集體談判權,香港只及其一,其它兩事,遲早要上議會討論。(諷刺的是本來集體談判權在1997回歸前已經在立法局通過,但在回歸後臨時立法會馬上凍結有關條例,變成一場鬧劇。)另一個更大的議題全民退休保障,爭議性更大,不知特區政府何時才會處理。現在公民意識日漸抬頭,這些話題,政府是無法迴避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我的網誌清單

下雨

下雨